企業資質
   聯系熱線
 
   千山萬水  


乙末羊年春節秦晉游

 
新聞來源:四川錦華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  加入時間:2015-03-23  點擊數:1865      
 

    在春天的召喚下,為了紀念八十壽誕,我們與三位八十歲老人于乙末羊年來臨之際,拉開了秦晉自駕之旅。

    大年初二的上午十點從成都出發,經過綿陽、寧強、漢中,翻過秦嶺,我們于當晚到達了陜西咸陽所屬的興平市。

    一路上的田園風光,特別是四川境內黃燦燦的油菜花,生機勃勃的景象,讓旅途一下子就豐富起來。

            

        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 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 可能是因為往北走吧,一路上汽車很少,完全沒有大假的擁堵,倒是十分的清靜。

          

          

            

       在落日余暉中,翻過秦嶺隧道群,進入了陜西境,又一鼓作氣,于晚上十點夜宿咸陽興平市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經過幾個小時的休整,頭天的疲憊一掃而光,初三一早,驅車前往興平近郊的唐楊貴妃墓。  

    位于咸陽市興平市馬嵬坡西側的楊貴妃墓其實只是楊貴妃的衣冠冢,整座墓冢呈半球形,用青磚包砌。歷代文人曾留下了大量有關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,又以其“古冢留香,詩碑放彩”的獨特魅力使楊貴妃墓馳名海內外,墓冢周圍雕刻有歷代文人雅士的題詠。1956年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 園內的“唐代婦女生活展”,通過唐代喪葬禮俗遺物,展現了唐代女性生活的部分情景。
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 墓葬兩側清代風格的碑廊,陳列著唐以后達官貴人、文人雅士題寫的珍貴詩詞,不僅有唐僖宗、李商隱、賈島等唐代著名人物的作品,又有近代林則徐、趙長齡、于右任等的題詠,這些珍貴的碑刻字體各異,風格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

    走到后園,高5.8米的漢白玉貴妃雕像聳立在眼前,那含情脈脈的神態,側首西望,仿佛時光倒流,回到千年前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生于斯的楊貴妃,生前縱有先子后父的萬般寵愛,最后也落得在馬嵬坡被賜上吊自殺葬于此的結局。駐足墓前,浮想聯翩,珍惜現在的美好,好好的活在當下!

    從貴妃墓出來,因導航失誤,誤入歧途,走入了鄉間小道,沒想到卻有意外的收獲,巧遇武功靈官寺。靈官寺雖小,但建筑的結構和工匠的技藝卻很精湛,剛修葺一新,煥發出新的容顏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  

    

     充滿神秘和靈驗色彩、約有1700多年歷史的法門寺位于炎帝故里的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,始建于東漢末年,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“世界第九大奇跡”。有“關中塔廟始祖”之稱,被譽為皇家寺廟,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圣地。地宮出土的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、銅浮屠、八重寶函、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等佛教至高寶物,為世界寺廟之最。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,因塔而建寺,建筑極為壯觀。

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    初四登高,前往陜西韓城拜謁司馬遷。

    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、文學家、思想家和舊歷數家司馬遷,于西晉永嘉4年在他的故鄉韓城市芝川鎮東南的山上,依據山嶺的天然地形,建成了氣勢雄偉、景致獨特的司馬遷祠墓。建筑自坡下至頂端,依崖就勢,層遞而上。登其巔,可東望滔滔黃河,西眺巍巍梁山,南瞰古魏長城,北觀芝水長流,整個建筑山環水抱,氣象萬千。太史祠墓不僅是我國文化史上的寶貴遺產,同時也是研究我國建筑史的一個有代表性的實物史料。

   

    用青銅鑄造高12米的塑像,充分表達了人們對司馬遷的追憶和崇敬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拾級而上,高入云端的建筑,為司馬遷的高尚人格和偉大業績而仰止。

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在司馬遷祠院的后面,蒼松掩映著司馬遷的墓塋,這座形狀極似蒙古包的八卦墓,傳說是元世祖忽必烈敕命修建的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 從公元310年建祠開始,1700多年以來慕其高風亮節和無量功德的拜謁者不計其數。自1985年起,有5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來此瞻仰;2008年起,每年一度盛大的民間公祭活動,表達了海內外各屆人士的緬懷和追思之情;無數名人雅士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情,用心靈與這位千秋太史公進行跨時空的交流和對話,表達了我們對偉大歷史學家司馬遷忍辱成就“史家之絕唱,無韻之離騷”無與倫比的崇敬與仰慕,這樣的情愫并且會代代相傳,綿延不絕。

    從司馬遷祠出來,我們直奔韓城縣城。韓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,城內古跡比比皆是,坐落在東北角建于明朝的國家級文物城隍廟獨具特色,整個建筑形制古仆,塑像生動,做工精美,充分體現了當地民國初期的建筑特征。我們到達時是下午六點,已經閉館,只好在門口望壁興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園內還建有龍門謁司馬、史圣濟世經、鐵筆寫春秋、司馬遷后裔生活風俗畫卷等紀念館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   游覽了韓城后,我們趕到了山西的萬榮,當晚住宿在此。第二天是初五,一早起來吃完早餐,來到了城內的東岳廟,觀賞廟內的中華第一木樓--飛云樓。飛云樓為元明風格建筑,高23米,全樓斗拱密布,玲瓏精巧,與應縣木塔并稱為“南樓北塔”。樓外觀三層,輪廓多變,結構奇特,各層屋頂構成了飛云樓豐富的立面構圖。雖體量不大,但有四層屋檐、12個三角形屋頂側面、32個屋角,樓木面不髹漆,通體顯現木材本色。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因在維修,沒能進入其中,只能外觀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    

   

    匆匆外觀了飛云樓,我們趕往距離萬榮西南40公里處的廟前村。

    提到華夏兒女的祖先,你會想到誰呢?來到這里之前,萬萬沒想到是后土圣母。后土圣母是中華的始祖,是漢族民間廣泛信仰的神祗,總司土地之神。位于山西萬榮的后土祠是中華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女媧氏(地母)的祠廟,從漢代開始就供奉著后土圣母。后土祠代表中國祭祀建筑的最高等級,不僅是海內祠廟之冠,更是北京天壇之源。在天壇之前,一直是帝王將相朝拜之所,自漢武帝起,先后有9位皇帝24次親臨祭拜。作為華夏根祖文化的源頭,蘊含著一個農耕民族對土地的深厚感情,已越來越顯現出深邃的歷史文化風韻和神采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  

   

   

 后土祠內供奉的神態安然自若的后土娘娘塑像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祠內的歌舞樓,為國內所獨有,涵蓋了儒、釋、道三種文化,體現了土生萬物生三教的思想。

   

   

因漢武帝之“秋風辭”而建在祠內北面的秋風樓,看五湖四海入黃河,感天南地北之秋風。泛樓船兮濟汾河,橫中流兮揚素波。

    

         

   

     

皇天后土,天地人和。后土福佑,國和家興。面對華夏的祖先,屈膝深深一拜,愿國泰民安,萬物昌盛!

 

 

【關閉】
網絡經濟主體信息 版權所有:四川錦華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    聯系電話:2055008
蜀ICP備12015309號 四川錦華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管理系統


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观看,欧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在线网址,久久这里只有精品热免费,精品蜜桃秘一区二区三区粉嫩
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播放 | 亚洲国产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 | 亚洲中文影片在线看 | 色婷婷精品大全在线视频 | 久久国产色AV免费观看 |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|